轻医美行业分析报告

轻医美行业分析报告

作品主分类: 文章
> 理论 发布时间: 2025-01-15

Tags: 理论

50

文件格式 pdf

轻医美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个新兴概念,但对于轻医美概念下所提及注射类、光电类医美项目的运用,最早可追溯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2003年,FDA批准玻尿酸用于除皱用途,这种不含硫的酸性粘多糖可以让人体的结缔组织、上皮组织和神经组织快速补水、恢复活力,此后逐步成为轻医美黄金赛道。 2015年及之后,触手可及的“轻医美”拓宽了广大消费者变美的渠道2020年以来,轻医美快速成长,在一线城市中,轻医美机构入驻购物商城、CBD逐渐成为主流趋势。

轻医美是介于手术整形和生活美容之间的专业医疗美容项目,用无创或微创的医学疗法进行治疗,主要包括注射类项目和光电类项目。轻医美主要包括注射类项目和光电类项目注射类医药是指通 过注射玻尿酸、肉毒素、胶原蛋白等材料达到消除面部皱纹、塑形的目的。 市面上的注射类医美产品核心成分多为玻尿酸(透明质酸)、肉毒毒素、胶原蛋白及再生成分光电类医美利用光电原理的仪器作用于皮肤来达到美容抗衰效果的治疗方式,其按照光电原理的不同, 可分为光子类、激光类、射频类、超声波类(作用皮肤层次递增),能够对不同皮肤问题产生差异化的治疗效果。

轻医美行业产业链中,行业上游为生产商,包括半岛医疗、百达千里、赛诺龙等器械制造商,以及中科微针、Kinglaser、Bonti、华熙生物等药品生产商。 中游为医疗服务机构,包括上海九院、北京八大处、四川华西等公立机构,以及广州曙光、伊美尔等民营机构。 下游为广大终端消费者,下游获客平台/渠道主要包括小红书、美团等信息搜索类平台,新氧、悦美等线上电商平台,以及美团医美、阿里健康等综合医美平台。

得益于恢复期短、操作精简、安全性较高、费用相对较低等优势,国人对轻医美的接受度持续提升,我国轻医美渗透率逐步上升。 我国轻医美市场规模有望于2026年增长至2375亿元,2021-2026年年均复合增速预计为19.4%。 2021年我国轻医美占整体医美市场的比重达到51.6%,已超越重医美市场,晋级成为我国医美市场的主力军,预计未来占比将继续提升,有望在 2026 年上升至 59.4%。

根据Frost & Sullivan,中国每千人的非外科手术类医美项目数由2016年的6.4次快速升至2021年的16.1次,年复合增长率为26.0%。 然而,与韩国、美国等成熟市场相比,中国的轻医美渗透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随着未来城镇化发展及消费升级,我国轻医美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全球及美国市场:轻医美疗程数量前五位依次是肉毒素>玻尿酸>脱毛>溶脂>光子嫩肤,合计占比超90%,肉毒毒素和玻尿酸合计占比更是超70%;国内市场:目前,玻尿酸和肉毒素占市场主 导。 据Frost&Sullivan预测,预计未来玻尿酸和肉毒素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同时新产品也将不断渗透,埋植线、溶脂针在未来GAGR或超50%,轻医美主流产品未来成长空间较大

医美产品核心成分的研发对于企业构筑竞争壁垒意义重大,市面上流行的面部注射类产品的核心成分主要有以下几种:玻尿酸、肉毒素、胶原蛋白、再生成分。 玻尿酸凭借提升效果迅速且持久、更加安全、注射方式简单等特点,逐步取代胶原蛋白,重组胶原或在未来占领高端填充市场。相比于动物源胶原蛋白,重组型皮肤填充剂避免了免疫原性、致敏 的问题,未来相关产品入场值得期待。

光电类按照光电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光子类、激光类、射频类、超声波类(作用皮肤层次递增),能够对不同皮肤问题产生差异化的治疗效果,例如美白嫩肤、祛斑、紧致抗衰等。 国内市场,激光项目占光电医美项目的60%,脉冲项目占20%,二者共占市场80%;我国光电医美设备主要依靠进口,包括热玛吉、皮秒系统、超声系统等,国产品牌全力追赶海外品牌,力争改 变进口为主的局面。 优势:相较其他医美手段,光电医美项目具有治疗时间短(通常30分钟-60分钟)、恢复时间短、无创安全性高、见效快等优势,在护肤领域被消费者广泛接受。

中国轻医美市场头部玩家在品牌、渠道、技术上具有竞争优势,其盈利能力高于对手是竞争优势的综合体现。中国轻医美市场上游药械生产商参与者较多,其竞争优势体现在差异化和特色化布局 轻医美产品矩阵。

作者尚未创建常见问题解答
尚无购买记录

咨询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

kmpsunny

@长生记

作者太懒了,没填签名呢